目前分類:第四度空間 (29)
- Aug 26 Wed 2009 07:52
你與腦子的對話
- Aug 20 Thu 2009 06:01
"恐懼"面對"恐懼"
- Aug 11 Tue 2009 08:35
股票投資的隱形殺手 ~壓力 減壓飲食精簡版
- Jul 29 Wed 2009 12:53
中文 英文 法文 義大利文 西班牙文 的共同點在哪裡? The Power of Trading Language
- Jul 21 Tue 2009 08:21
好男人哲學 "消費"與"被消費"的操盤理念
- Jun 19 Fri 2009 15:06
第四度空間IV 哈利波特的10%魔術方程式?
- May 27 Wed 2009 06:32
第四度空間III 王者致勝

我有一位好朋友, 最近在跟我學操盤, 很聰明的一個傢伙, 從技術分析到選擇權, 難不倒他. 書也看了, 上網也學了所有的策略, 唯一還沒做的, 就是真正的進場操盤. 跟他對話, 你會發現, 操盤經過計算, 一切都是美好的, 股市也都在掌控中, 而這, 也會是最大的問題. 我以前講過, 很多人問我明牌, 卻不問我如何操盤, 分析市場動向, 只是操盤的一部份. 我如果將我的操盤大公開, 10個看到的投資者, 不一定每個"敢"trade跟我一樣的盤. 了解"市場知識"或"操盤策略"只是最基本的, 但唯一只有"市場"(Market itself)自己能改變你的操盤"體質"與教你操盤"智慧". 就好像我這朋友, 我稱他為"球評", 他了解所有的籃球規則, 也明白所有的進守策略, 有一天這球評突然跟Kobe Bryant說 "我認為你在進攻要用這個方法, 防守要用另一個方法..." 你猜Kobe會如何講? "你自己下場打看看!" 除了球評外, 下場打球的也有分好球員與壞球員, 好球員不在於他能跳多高, 射進多少球, 而是他能"持續"攻守, 為球隊帶來應有的表現(所以一晚得40分, 另一晚得2分的, 不能算好球員). 能打進NBA Playoff(NBA季後賽)的球隊, 也在於一季的持續贏球下, 得於機會爭取冠軍. 重點在哪裡? 重點還沒講到, 在球隊裡, 永遠有一個Clutch Shooter(致勝球員), 在湖人隊裡(Los Angeles Lakers), Kobe Bryant扮演著這個角色. 能當這個重要角色不是你平常練習多少罰球, 多少上籃, 多少籃板 (就像你練習畫多少技術線, 讀多少trading的書, 在股市裡多少年....), 而是你是否能在"環境"給的壓力下, 用你的"本能"(也就是了解市場呼吸與你反覆獲利的信念與膽識, 去"執行"你的操盤原則, (也是你的trading rules)在最後關鍵一秒, 射進致勝的一球. 很多人在壓力下, 手腳都軟了, 就好像你在操盤, 看到自己的持股在賠錢, 哪來的抗壓去管你的操盤計畫(trading plan), 不是早早出場, 不然就是賠底殺出. 這樣的做法, 跟你懂不懂策略與知識沒關係, 你完全輸在市場壓力與缺乏信念與膽識. 這是需要時間去累積, 反覆從失敗中學習改進, 更要在市場裡經過春夏秋冬(trading至少要經過一年)才能更了解市場的生態環境. 在這要鼓勵你, 多去歷練你的信念與膽識, 用於在你的執行, 因為只有成為王者, 才能致勝!
- May 21 Thu 2009 00:57
第4度空間Part II 市場深呼吸 改變你對市場的新看法
許多人在忙於算自己的進場點,出場點與停損點時, 在這我要給大家一個比較不一樣的市場看法與技術分析.
也許你會覺得, 為什麼這一波的漲勢沒有上一波強,或這樣的新聞, 為什麼跌的沒有上一波深. 在你熟悉了支撐與壓力線如何畫, 技術指標如何解釋, 輕鬆的在圖形上看出雙底或三角形, 但是好像成果沒有別人的好. 其實這都極有可能你無法跟上市場的呼吸. 很玄嗎? 一點也不, 你會發現, 為什麼有些人對市場的第6感很靈, 你自己再怎麼看, 就像霧裡看花. Trading Rules 也設了, 風險管理也做了, 就是賺不到什麼錢. 希望我以下的分享可以讓你在這部分開翹, 也讓你找到最後一塊拼圖.
- May 06 Wed 2009 00:19
股票的第四度空間
一般的散戶投資者, 往往以消息或"基本面"來決定買賣股票, 這樣的單面解讀, 可稱為一度空間. 在許多基本面的投資者接觸技術分析後, 了解了"時間"(Time Frame) 與“股價" (Stock Price)的圖形, 往往認為破解股市密碼, 但獲利與折損最後以小賠收場. 雖然線形支撐與賣壓沒畫錯, 但股價與時間的關係, 只給了二度空間, 雖比一度空間來的好, 但在千變萬化的股市裡, 不足以取得優勢. 股票的第三度空間, 來自於技術分析裡的量價,指標與形態學, 這些數據提供了股價裡買方與賣方的力道, 讓你了解雖股價回到原價, 但力道永遠大不相同, 未來走勢也必須單一衡量. 有了第三度空間, 你的優勢開始出現, 往往獲利超前於折損, 可在股市裡小賺一番. 但真正能在股市中呼風換雨的人, 是了解股票的第四度空間的人, 這第四度空間來至於解讀第三度空間的"邏輯"(the logic behi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art)與風險管理. 解讀邏輯不再是書本裡的標準答案, 而是以機率換取獲利, 讓市場告訴你在70%隨機 (Irrational)與30%非隨機(rational/predictable)裡, 你是否停止在隨機市場逗留, 而捉住在非隨機市場裡高獲率的優勢. 只懂得在第三度空間操作的人, 雖能小賺, 但往往得到"分析過度症候群"(Analysis Paralysis), 所付出的時間得不到該有的報償. 記得,你的獲利機率來至於分析非隨機市場的邏輯與風險管理, 如能達到第四度空間, 你必能在股市呼風喚雨